在《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中显示,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业综合成本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正在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
制造业的香饽饽
是什么原因让东南亚市场如此具有吸引力?当然是成本优势啦!一些东南亚国家具备劳动力成本和人口红利的优势,其制造业发展前景普遍被看好。此外,东南亚国家日益扩大的消费群体,也为其制造业前景注入了动力。除了劳动力、原材料等传统优势,一些东南亚国家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制造业长期发展规划,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怎能不让世界各地的企业为之向往?
东南亚印刷业发展
菲律宾印刷行业在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此前相关数据显示,菲律宾包装印刷行业约有7000多家企业,这其中的印刷企业在3000家左右,规模大小不一,小的甚至只有一个人,大部分企业分布在首都马尼拉地区。近年来菲律宾印刷品出口持续增长约25%,出口最多的产品是明信片、圣诞卡和贺卡。在印刷设备方面,菲律宾100%依赖于进口,日本是其最大的进口设备源地,其次是美国。
菲律宾的包装印刷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份额中占比超过10%。近两年,包装印刷业的销售额增长了至少30%,预计未来几年里,菲律宾包装印刷行业还将持续增长15%。但菲律宾印刷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不愿意向新技术和人力资源方向投资,使得行业发展受限于缺乏足够受过正规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泰国泰国印刷工业质量在东南亚这一区域上未落人后,在该国从事印刷和包装业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泰国印刷包装行业在过去阶段发展相对稳定,在印刷包装行业的10类经营中有3类增长较好为本行业总体情况支撑起门面,分别是塑胶印刷、媒体用品印刷和电子印刷,并且预期在今后3-5年中,市场规模有机会出现每年递增10%的发展态势,支持因素来自泰国印刷包装行业成为柬、老、缅、越市场的中心,这些新兴市场对印刷包装产品的需求正快速增加。
许多世界级的名牌印刷企业和印刷包装设备供应商都对泰国的印刷及包装业市场充满信心,并且将他们的市场与销售中心转移到泰国,整个泰国印刷包装业正在做出一系列改变以保证未来10年内的稳定发展。
新加坡印刷业是新加坡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转型以及80年代以来的发展,印刷业像新加坡的其他产业一样,已成为新加坡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理位置、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新加坡印刷企业承揽了大量来自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各界的书籍、杂志等印刷业务,大型印刷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越南越南印刷市场发展迅速,在印前、印刷和印后技术都发展很快。各印刷企业已经添置了现代化的生产线,其中包括多色胶印机和最新式的卷筒纸胶印机、相当先进的制版系统和联动胶订书刊生产线。
近年来越南印刷业发展较快,但均无设计和制造能力。在500家大型印刷企业中有40家规模较大,主要采用中,日、韩、美的设备。越南很多印刷厂中虽有印刷设备,但印前、印后工序还是比较落后,缺少先进设备,市场上对这些方面的设备需求量大。另外,广告业的高速发展,高清晰的彩色喷绘写真设备和相关耗材也处于紧缺状态。越南的印刷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河内和胡志明市两大印刷业中心,占了全国印刷产量的60%以上。
马来西亚印刷业是马来西亚的五大产业之一,年产值超过30亿美元,营业额名列该国第三位。随着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对数字印刷的需求和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印度尼西亚印尼工业与贸易部此前的统计显示,印尼此前共有25000家与印刷相关的企业,其中大、中规模的约有1000家,小型的有7250家,其余为极小型企业。
印刷业存在的问题
东南亚印刷业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国家印刷企业数量较多,竞争激烈,存在着低价竞争的情况;有些国家存在高素质人才紧缺的难题,以及缺乏技术更新改造的资金;有些国家印刷厂过小无法形成竞争力,还有很多国家存在新媒体等新兴业态对行业冲击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活力与潜力并存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加之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较低的人工成本,这一地区自然而然成为了众多企业竞争进驻的焦点市场。就印刷业而言,东南亚国家在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印刷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不小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国内的印刷企业及设备制造商而言不失为一个开拓市场的良机。
企业投资需谨慎
东南亚国家制造业的成熟度、产业供应链、营销环境、劳动力水平与中国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国内很多企业在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且东南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想要在此开拓业务的印刷企业切不可盲目进入,即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进入这一市场前,要做足充分的调研与准备,从业务量、经营环境、投资审批、人力资源、产业链上下游、国家政策等各方面全面了解这一市场。
国内印刷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印刷企业走出去寻求拓展空间不失为一件好事,但不可盲目,需找准方向,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